近日,海阳市文化与旅游局文化科科长杨静文、旅游科科长董金、海阳市文化馆副馆长赵国栋一行赴烟台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进行考察交流。建筑工程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孙中惠、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主任王金龙、视觉传达设计专任教师徐千惠与宁静热情接待并参与座谈。交流中双方立足合作新起点,重点规划了下一阶段的合作新篇章,旨在通过更深入的校馆协同,将海阳丰富的非遗资源转化为赋能地方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创新动能。
座谈会上,杨静文首先对建筑工程学院在近期成功协办的“海阳大秧歌”主题作品征集与赛事组织工作中作出的贡献表示高度赞赏和衷心感谢。她指出学院师生在活动筹备与执行过程中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责任担当和创作热情,为“2025年‘青莲杯’海阳大秧歌主题文创设计大赛”的圆满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此海阳市文化和旅游局特授予烟台理工学院“优秀组织奖”荣誉。在本次比赛中,建筑工程学院学生深度挖掘海阳非遗文化内涵,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包括旅游文创产品、插画等在内的大量深入人心设计作品,并在本次大赛中斩获二等奖三项、三等级两项及优秀奖多项,充分展现了校地合作赋能人才培养与文化创新的显著成效。


本次合作的成功,源于教学实践与地方文旅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学校主动将海阳市文旅局主办的“青莲杯”大秧歌文创设计大赛这一真实社会课题,直接引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堂。师生们以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为创作核心,使“参赛备赛”的过程成为最生动的“实战教学”,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同频共振。
“青莲杯”大赛的参与过程,是学校“和合”育人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它不仅是技艺的比拼,更是一场深刻的文化浸润。“和”体现在传统秧歌文化与现代设计思维的和谐对话,以及高校智慧与地方发展需求的同频共振;“合”则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学生们在设计创作中深化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真正将“和合”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生的设计作品直接面向大赛评审与社会认可,优秀成果具备进一步应用于地方旅游宣传、文创产品开发的实际潜力,有效推动了高校“成果产出”向“成果可用、可持续”的转化。这不仅锤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直接服务了区域文化品牌建设,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此次交流,双方以清晰的共识为基石,共同铺就了一条以深度协同促进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双赢之路”。是学院积极探索“真题真做”教学模式的生动实践。
送稿日期:10月11日 审核人:臧延云